首页部门概况新闻动态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党建工作会员之家规章制度资料下载关于我们学校首页
教育教学
 教学大纲 
 质量工程 
 实践教学 
 教研室简介 
教学大纲
您的位置: 首页>教育教学>教学大纲>正文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
2022-09-01 16:33   审核人:

附件1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编码:1910302303

课程类别:通识课程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

学 分:2.5 总学时:40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适用专业:本科各专业

开课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二、课程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积极投身人生实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远大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对应绪论和第一、二、三、四章)

课程目标2.掌握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与原则,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道德成果,遵守公民道德准则,在投身崇德向善的实践中不断提高道德品质。(对应第五章)

课程目标3.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培养法治思维,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提高法治素养,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努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对应第六章)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课程属性与教学要求(课程目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2.学习对象分析(学情分析):本课程学习对象为大一学生。在知识基础方面,虽然他们在中学阶段接受过一些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内容,但是不够系统化,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注重概念的准确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强化学习;在认知能力与学习动机方面,学生为00后,有较丰富的网络知识和体验,多数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需求在教师的带动下能呈现出较为强烈的态势,职业愿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性岗位为主。

3.教材分析: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这本教材是教育部指定教材。教材逻辑严谨、内容丰富,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4.教学方案设计:依据课程属性、教学目标和学习对象分析,准确把握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并对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考核办法等进行总体规划。综合优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流程,高效利用教学资源,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时开展考核评价与反馈。

第1—2学时

绪论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

(支撑课程目标第1条)

  1. 课前准备

    1.1课外学习评价:教师在开课前已经将学生纳入到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对应班级里面,并通过平台对第一次上课学习的内容进行的布置。教师需要做好的准备包括:熟悉课程教学大纲,对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有较好的理解;充分理解讲义内容,查询、收集本课程相关的前沿理论与案例,认真设计教学逻辑,完善教学PPT,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达成对大学新生活及所处新时代新使命的认同。

    1.2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的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价值和世界意义;掌握大学学习新特点及本课程的特点和基本教学要求,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树立成材目标,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具备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承担时代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1.3教学方案设计: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学生活新特点和新时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自觉承担时代使命。本次课程的教学资源除了教材、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外,还包括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等相关资源。本课程采取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师主讲的教学与课堂互动、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对于基本概念性的问题如新时代、思想道德素质、法治素养等以讲授为主,对于理论性问题可以通过案例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解决。

    2.课内教学

    2.1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二、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教学重点: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学难点:明确自己新时代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课堂互动相结合。

    2.3 课内小结: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引导学生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3.课后巩固与拓展

    课后需要巩固复习、拓展学习的内容包括: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示范课程中的相关内容;下次课前需要预习第一章。学习资源包括教材、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的练习题、课件、课堂实习、示范课程等。

    3-8学时

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支撑课程目标第1条)

1.课前准备

1.1课外学习评价:针对上次要求巩固、拓展的学习内容,依据实际情况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以便下次课上及时开展互动和反馈。

教师需要做好的准备包括:熟悉课程教学大纲,对本章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有较好的理解;充分理解讲义内容,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需要的教学案例,认真设计教学逻辑,完善本专题教学PPT,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达成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基本问题形成正确的认知。

1.2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以及三者的辩证关系,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理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掌握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3教学方案设计:本章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生观、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本次课程的教学资源除了教材、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外,还包括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等相关资源。本课程采取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师主讲的教学与课堂互动、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对于基本概念性的问题如人生观、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以讲授为主,对于理论性问题可以通过案例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解决。

2.课内教学

2.1教学内容:本章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一、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二、正确的人生观;三、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教学重点: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教学难点: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2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课堂互动相结合。

2.3 课内小结: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课后巩固与拓展

课后需要巩固复习、拓展学习的内容包括: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示范课程中的相关内容;下次课前需要预习第二章。学习资源包括教材、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的章节、练习题、课件、课堂实习、示范课程等。

914学时

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支撑课程目标第1条)

1.课前准备

1.1课外学习评价:针对上次要求巩固、拓展的学习内容,依据实际情况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以便下次课上及时开展互动和反馈。

教师需要做好的准备包括:熟悉课程教学大纲,对本章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有较好的理解;充分理解讲义内容,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需要的教学案例,认真设计教学逻辑,完善教学PPT,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达成对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基本问题形成正确的认知。

1.2教学要求:

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学会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把美好理想化为现实。

1.3教学方案设计:本章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信念的含义及其在人生中的作用;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分清理想与现实,学会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用实际行动把美好理想化为现实。

本章课程的教学资源除了教材、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外,还包括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等相关资源。本章课程采取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师主讲的教学与课堂互动、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对于基本概念性的问题如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以讲授为主,对于理论性问题可以通过案例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解决。

2.课内教学

2.1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一、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二、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教学重点: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科学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教学难点:为什么要树立理想信念;如何实现个人理想;如何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2.2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

2.3 课内小结:

总结本章课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分清理想与现实,学会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用实际行动把美好理想化为现实等。

3.课后巩固与拓展

课后需要巩固复习、拓展学习的内容包括: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示范课程中的相关内容;下次课前需要预习第三章。学习资源包括教材、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的章节、练习题、课件、课堂实习、示范课程等。

1520学时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支撑课程目标第1条)

1.课前准备

1.1课外学习评价:针对上次要求巩固、拓展的学习内容,依据实际情况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以便下次课上及时开展互动和反馈。

教师需要做好的准备包括:熟悉课程教学大纲,对本章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有较好的理解;充分理解讲义内容,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需要的教学案例,认真设计教学逻辑,完善教学PPT,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达成对中国精神、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等基本问题形成正确的认知。

1.2教学要求:

把握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了解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良传统。明确在当代中国爱国爱党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做忠诚的爱国者。了解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1.3教学方案设计:本章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认识爱国主义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情感、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把握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弘扬中国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中国精神的青春风采。

本章课程的教学资源除了教材、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外,还包括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等相关资源。本章课程采取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师主讲的教学与课堂互动、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对于基本概念性的问题如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等以讲授为主,对于理论性问题可以通过案例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解决。

2.课内教学

2.1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一、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二、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三、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教学重点:中国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做忠诚的爱国者;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教学难点:弘扬中国精神,青年学生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中国精神的青春风采。

2.2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

2.3 课内小结:

总结本章课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引导学生弘扬中国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3.课后巩固与拓展

课后需要巩固复习、拓展学习的内容包括: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示范课程中的相关内容;下次课前需要预习第四章。学习资源包括教材、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的章节、练习题、课件、课堂实习、示范课程等。

第2126学时

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支撑课程目标第1条)

1.课前准备

1.1课外学习评价:针对上次要求巩固、拓展的学习内容,依据实际情况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以便下次课上及时开展互动和反馈。

教师需要做好的准备包括:熟悉课程教学大纲,对本章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有较好的理解;充分理解讲义内容,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需要的教学案例,认真设计教学逻辑,完善教学PPT,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达成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认知。

1.2教学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力量;积极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扣好人生的扣子。

1.3教学方案设计:本章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积极、最活跃、最充分的青年先进代表。

本章课程的教学资源除了教材、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外,还包括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等相关资源。本章课程采取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师主讲的教学与课堂互动、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对于基本概念性的问题如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以讲授为主,对于理论性问题可以通过案例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解决。

2.课内教学(加强课堂组织与管理,注重生成性教学,突出过程性评价)

2.1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难点:如何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2.2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

2.3 课内小结:

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为目标,引导学生深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努力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积极、最活跃、最充分的青年先进代表。

3.课后巩固与拓展

课后需要巩固复习、拓展学习的内容包括: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示范课程中的相关内容;下次课前需要预习第五章。学习资源包括教材、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的章节、练习题、课件、课堂实习、示范课程等。

第2732学时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

(支撑课程目标第2条)

1.课前准备

1.1课外学习评价:针对上次要求巩固、拓展的学习内容,依据实际情况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以便下次课上及时开展互动和反馈。

教师需要做好的准备包括:熟悉课程教学大纲,对本章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有较好的理解;充分理解讲义内容,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需要的教学案例,认真设计教学逻辑,完善教学PPT,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达成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等基本问题形成正确的认知。

1.2教学要求:

了解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掌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了解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要求,明确公共生活的有序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所在;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了解大学生在择业与创业过程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对恋爱、婚姻中的道德规范有进一步的掌握;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努力锤炼个人品德。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

1.3教学方案设计:本章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的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道德成果,遵守公民道德准则,在投身崇德向善的实践中不断提高道德品质。

本章课程的教学资源除了教材、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外,还包括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等相关资源。本章课程采取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师主讲的教学与课堂互动、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对于基本概念性的问题如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以讲授为主,对于理论性问题可以通过案例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解决。

2.课内教学(加强课堂组织与管理,注重生成性教学,突出过程性评价)

2.1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二、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三、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教学重点: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华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2.2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

2.3 课内小结:

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以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为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遵守道德规范,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崇德向善。

3.课后巩固与拓展

课后需要巩固复习、拓展学习的内容包括: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示范课程中的相关内容;下次课前需要预习第六章。学习资源包括教材、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的章节、练习题、课件、课堂实习、示范课程等。

第33-40学时

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

(支撑课程目标第3条)

1.课前准备

1.1课外学习评价:针对上次要求巩固、拓展的学习内容,依据实际情况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以便下次课上及时开展互动和反馈。

教师需要做好的准备包括:熟悉课程教学大纲,对本章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有较好的理解;充分理解讲义内容,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需要的教学案例,认真设计教学逻辑,完善教学PPT,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达成对法律、我国宪法、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思维、依法治国等基本问题形成正确的认知。

1.2教学要求:

了解法律的概念与历史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及其运行;了解我国宪法的形成与发展、地位和基本原则、实施与监督;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提升法治素养。

1.3教学方案设计:本章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培养法治思维,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提高法治素养,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努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本章课程的教学资源除了教材、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外,还包括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等相关资源。本章课程采取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师主讲的教学与课堂互动、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对于基本概念性的问题如法律、依法治国、法治思维等以讲授为主,对于理论性问题可以通过案例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解决。

2.课内教学(加强课堂组织与管理,注重生成性教学,突出过程性评价)

2.1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三、维护宪法权威;四、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思维方式的含义和特征。依法行使法律权利与履行义务。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培养法治思维?

2.2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

2.3 课内小结:

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以培养学生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为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及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与运行;我国宪法;全面依法治国;培养法治思维;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依法行使法律权利与履行法律义务等。

3.课后巩固与拓展

课后需要巩固复习、拓展学习的内容包括: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示范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课下进行全书复习。学习资源包括教材、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的章节、练习题、课件、课堂实习、示范课程等。

四、考核与评价

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和过程性考核,其所占权重分别为综合成绩的50%、50%,以检查学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考试在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进行考核,过程性考核以课程论文、课堂表现和阶段测试等方式进行考核。

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

考核方式

评价权重

课程目标(指标点)

备注

考试

50%

课程目标1、2、3


测试、论文、课堂表现

50%

课程目标1、2、3


合计

100%



、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思政融入点

理论课课时数

实验学时

实习学时

上机学时

思政材料

思政元素

绪论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



1-2




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3-8




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9-14




第三章传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15-20




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21-26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



27-32




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



33-40




合 计


40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启发引导、案例教学等相结合。

、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考试形式:闭卷

评定方式:百分制

课程资源

1.课程教材

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参考书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22

(2)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3)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

3.阅读材料

(1)网络资源:

超星学习通思政资源库示范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

超星学习通思政资源库教学案例《思想道德与法治》

超星学习通思政资源库教学课件《思想道德与法治》

中国大学MOOC《思想道德与法治》(武汉大学)

中国大学MOOC《思想道德与法治》(南京大学)

(2)国内本专业顶尖级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

(3)优秀著作:

①沈壮海.论文化自信[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

②吴潜涛等.中国精神教育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③刘建军.信仰追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④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⑤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汇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

、有关说明

是否双语教学:否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新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河南新乡市金穗大道191号图书馆南楼6楼
电话:0373-3683011  邮编:45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