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概况新闻动态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党建工作会员之家规章制度资料下载关于我们学校首页
教育教学
 教学大纲 
 质量工程 
 实践教学 
 教研室简介 
教学大纲
您的位置: 首页>教育教学>教学大纲>正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2022-09-01 10:10   审核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类别:通识课程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

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8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

后续课程:《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适用专业:本科、专科各专业

开课教研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通过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解读党在新时代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本课程是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普通高校中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讲授,旨在帮助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青年学生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切实增强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坚定建设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1.学生应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2.学生应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学生应深刻把握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更加自觉用这一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课程属性与教学要求(课程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一门公共必修课。该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讲授,帮助大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通过运用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大学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精神支持;通过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课程教学资源库,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学习对象分析(学情分析):本课程学习对象为大二学生。在知识基础方面,虽然他们在中学、大一阶段学习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课程,但对于理论成果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需要进行系统化理论学习;在认知能力方面,学生思维活动多停留在表象,抽象性弱化,但有较强的求知欲,因此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捷径和方法,注重引导其建构深层的逻辑思维体系;学习动机方面,学生有较丰富的网络知识和体验,多数学生的学习动力纯正,学习需求较强烈。

3.教学方案设计:依据课程属性、教学目标和学习对象分析,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准确把握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围绕课内线上线下混合、课外导与做紧密结合等环节,借助多方教学平台,综合高效利用教学资源,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重视过程性评价,以课堂互动、学生讨论、调查汇报、案例解读、阶段测试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开展考核评价与反馈。

四、教学单元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1—3学时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导论)

1.教学目的:通过专题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孕育的背景,澄明新时代之内涵及其与新思想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切实领会这一思想的主要开创性内容及其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贡献、当代意义。这一思想不但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教学基本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什么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教学重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教学难点:何以从新时代与新思想之间的关系领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之嬗变;何以澄清“十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之间的关系。

5.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请广大教师注意吸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治国理政》1-4卷的内容,讲清楚这一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依据、实践基础;在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时,要特别讲清楚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在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时,要特别注意讲清楚“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内在关系;在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时,要注意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维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维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度等多个维度展开。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广大教师特别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下创立并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实践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这一思想将持续发展、更加丰富、更加完善。

6.课内小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第4—6学时

第二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学生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明确实现总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战略安排。在历史和现实坐标中分析和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国梦的内在逻辑关系,科学理解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的历史逻辑与时代内涵,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的目标性和阶段性特征。进一步使学生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豪感,增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切实提升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引导学生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2.教学基本内容: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教学重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4.教学难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5.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如下重点难点:一是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深刻领会中国梦是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二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之后又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要弄清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处在“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哪一阶段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时间节点。此外,建议从追梦人视角进行课堂讨论;对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具体安排进行社会实践考察。

6.课内小结: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7—9学时

第三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教学,让青年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品格;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等。通过上述问题的深入阐述和讲解让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2.教学基本内容: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怎样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4.教学难点: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富国和强国相统一。

5.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阅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献,让学生结合课程内容总结典型案例,让学生阐述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理解;要改进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视频教学、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要把握如下教学重点难点:一是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二是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三是如何理解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四是如何理解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五是如何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六是如何理解自我革命是党最鲜明的品格。特别要说明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吸收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讲清楚要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关键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

6.课内小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要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的,“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

第10—12学时

第四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的教学,使学生增强人民主体地位的意识,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培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做到发展为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解人民是社会进步的主体,人民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让学生知道人民是社会进步的主体,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教学基本内容: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如何理解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怎样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教学重点:人民是社会进步的主体以及如何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4.教学难点:怎样坚持人民至上。

5.教学建议:由于本专题理论性较强,有一定的教学难度,教师要充分、灵活运用视频、文本等多种教学资源,通过调研、访谈、研讨等活动,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6.课内小结: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党的初心,我们党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第13—15学时

第五讲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经济建设路线方针政策。使学生学习掌握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作出的系统理论概括,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增长的必要性。从而能够让学生理解和认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同时理解和认同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明确新发展理念贯穿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能明晰坚持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能够阐释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

2.教学基本内容:如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3.教学重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的内容和要求。

4.教学难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原因、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

5.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重点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新发展理念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二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相互关系和基本要求;三是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尤其要注意新发展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四是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时代背景;五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6.课内小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核心目标、重点任务,强调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书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崭新篇章。

第16—18学时

第六讲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理解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五大关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紧密联系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自己生活的环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教学基本内容: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如何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3.教学重点:理解改革开放的原因、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如何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4.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和掌握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5.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理清本专题主要观点的逻辑关系。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回答了为什么和朝什么方向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回答了对什么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而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则回答了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三者共同构成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展开。其次要注意回应大学生关切的热点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大学生面对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都很多。如哪些现实问题倒逼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如何体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否意味着要“国退民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回应大学生关切的这些热点问题。最后,要讲清楚改革开放的方向问题,即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6.课内小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也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改革必须正确把握方向、立场、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第19—21学时

第七讲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教学,让青年学生明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认清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主要目的和基本任务,坚持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2.教学基本内容: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如何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3.教学重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极端重要性,引导大学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四个自信”。

4.教学难点:中国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强调党的领导,

也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西方多党轮流执政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5.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教师讲授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社会调研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请广大教师对如下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解析和正确引导:一是讲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极端重要性,引导大学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四个自信”;二是讲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强调党的领导,也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西方多党轮流执政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三是讲清新时代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要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与宗教等各种关系;四是讲清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基本要求,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对台工作重要论述的基本思想。

6.课内小结: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高举人民民主旗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实现民主新发展,让民主之树根深叶茂、永远常青。

第22—23学时

第八讲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

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教学,让青年学生掌握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地位及重要意义,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要任务,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意蕴。进一步让青年学生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让青年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教学基本内容: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3.教学重点: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过程、核心要义和战略地位,着重阐述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的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说明,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必须坚持实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通过法律保障党的政策有效实施,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方向。

4.教学难点:要从理论上讲清楚,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一些人故意把党和法治对立起来,宣扬“党、法不能两立”,其目的就是企图从“法治”问题上打开缺口,达到搞乱人心、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对此,我们必须加以警惕。

5.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讲清楚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过程、核心要义和战略地位,着重阐述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的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说明,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必须坚持实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通过法律保障党的政策有效实施,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方向。其次要从理论上讲清楚,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一些人故意把党和法治对立起来,宣扬“党、法不能两立”,其目的就是企图从“法治”问题上打开缺口,达到乱人心、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对此,我们必须加以警惕;最后,要讲清楚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从理论上说明,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深化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6.课内小结: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从理论上回答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新成果,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指导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第24—26学时

第九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教学,让青年学生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及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实践要求;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及内容,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把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及内涵、思路。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行动力;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教学基本内容: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3.教学重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实践要求。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设好网络空间,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4.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与学理逻辑;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5.教学建议:教学中要注重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与统一,引导学生在回答好“为什么”的基础上把握“怎么办”,突出教学的理论彻底性,做到学理阐释鞭辟入里,避免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增强说服力和感染性。要注重运用现实素材开展教学,引导学生结合现实实践把握有关内容,讲清讲透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紧迫性。力求问题分析贴近实际,避免脱离实际空洞说教。在讲解意识形态建设时,要注意充分吸收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搜集《马克思靠谱》《马克思是对的》等视频资料,充实丰富教学内容。在讲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实践存在的问题,深刻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在讲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要通过分析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一字之差”的表现与缘由,引导学生理性看待我国文化发展的成就和问题,深化对文化强国建设思路的认识。要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外的对比中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6.课内小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27—29学时

第十讲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教学,让青年学生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现路径和基本思路。帮助青年学生培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促进青年学生对新时代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方略的理解与认同。

2.教学基本内容:为什么说“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怎样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怎样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3.教学重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党领导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和主张。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4.教学难点:本专题的教学难点主要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主要应讲清楚党的十九提出的政策主张及其理论意义。

5.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建议广大教师关注以下几点:一是明确本专题在本课程中的地位。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明确我国未来提高民生水平,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奠定社会基础的基本路径。由于所涉及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利益直接联系最为紧密,本专题在本课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理清本专题主要观点的逻辑关系。社会建设布局主要包括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都分别包含了 五个基本的实现路径。三是注意回应社会现实问题。社会建设涉及教育、就业和收入、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社会心理、公共安全等各项社会事业,这些都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本专题学习中,大学生容易面对择校、贫富差距、养老等诸多困惑,教师应主动联系并积极回应这些社会现实问题。

6.课内小结: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逐步实现社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治理方式的科学化、治理过程的民主化,有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30—32学时

第十一讲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教学,让青年学生掌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部署和目标,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分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自觉性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使命感。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实最新内容,坚持问题导向,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难点吃透讲透。在教学方法上,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案例要精选,要能说明关键问题。

2.教学基本内容: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3.教学重点:是从理论上讲清楚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确保到2035 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教学难点:回答如何建设好美丽中国的问题。最新的探索成果要及时进入课堂,但要避免知识碎片化。该领域目标与现实有不小差距,理论联系好实际有难度。

5.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阅读最新文献并充实教学内容。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02版)。在谈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时,明确提出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教学中要补充敬畏自然的内容。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其中的新论述: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原则;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六大内容;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举措。建议把握好本专题教学的重点难点。一是从理论上讲清楚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确保到 2035 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回答如何建设好美丽中国的问题。最新的探索成果要及时进入课堂,但要避免知识碎片化。该领域目标与现实有不小差距,理论联系好实际有难度。因此,教学中不回避问题,但要正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对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充满自信。

6.课内小结: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主要涵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第33—35学时

第十二讲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支撑)

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教学,引导大学生掌握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等知识,提升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分析国防和军队建设相关问题的能力,确立其对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理论与行动自觉。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视频教学等多种方式,点面结合,讲清楚国防和军队建设相关理论与实践。

2.教学基本内容:为什么要建设一支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人民军队怎样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3.教学重点:要关照现实,回答学生关注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等问题。

4.教学难点:要讲清楚理论难点,结合强国部署讲清楚建设一流军队的战略安排和举措。

5.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丰富教学形式,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适当为学生播放军事专家的权威分析;要突出重难点,讲解清楚习近平强军思想主要内容及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意义;要关照现实,回答学生关注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等问题;要讲清楚理论难点,结合强国部署讲清楚建设一流军队的战略安排和举措。

6.课内小结: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就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一系列战略谋划和部署,引领全军开创了强军事业新局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第36—38学时

第十三讲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安全保障)

1.教学目的要求:本专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了解国家安全的含义。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了解国家总体安全观形成的背景、基本内涵和基本内容。通过专题教学培养青年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实中具备辨识损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能力,并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基本内容:为什么说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怎样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3.教学重点: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意义,

4.教学难点:掌握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以及如何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5.教学建议:本专题设计依据是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构建集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为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国家安全得不到保障,人民的幸福无从谈起,社会就得不到发展。授课教师需要收集《新闻素材》《国家安全宣传片》《国家安全体系》等视频,精心备课、制作课件、编印导学案等。国家安全教育目的是使青年学生系统了解各领域的国家安全形势,提高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引导他们树立“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安全观,提高其甄别不同信息的能力,十分重要。特别使对于长期生活在和平与安定环境中的青年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国内外安全领域面临的复杂形势缺乏切实的感受和必要的了解,他们往往认为使国家安全部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为此有必要引导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让他们体悟到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

6.课内小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思想,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科学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

第39—41学时

第十四讲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一国两制”的具体内涵、意义及运用。了解中国共产党为结束海峡两岸的人为隔绝局面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通过让学生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讨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港澳回归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一国两制”是具有独创性的伟大构想,它已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中国的统一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并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途径;认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耻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建设祖国、促进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青年学生做国家安全的维护者,推动祖国完全统一的生力军。

2.教学基本内容:如何坚持“一国两制”;为什么说“一国两制”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为什么说祖国完全统一的时和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

3.教学重点:“一国两制”的内涵及意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4.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台湾回归祖国涉及的诸多因素。

5.教学建议: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结合其他课程资源,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并且在国际上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承认掌握如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通过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对祖国统一的前景充满信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利用材料、图片、视频、课件等现代多媒体手段还加上提问讨论等方式有机的相结合,解决好本专题的教学重点问题,突破本专题教学难点,尤其是台湾问题涉及诸多因素,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现实难题,祖国统一具有复杂性及艰巨性。需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同时将学生的视觉、听觉、思考等多种功能发挥出来。

6.课内小结:“一国两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必须完整准确理解“一国两制”方针,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一国两制”是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推动香港实现了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推进了具有澳门特色的成功实践,有力支持了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有力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也为彻底解决“台独”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42—44学时

第十五讲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环境)

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了解国家安全的含义。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了解掌握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国家总体安全观形成的背景、基本内涵和基本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问题意识,以及从课堂中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实中具备辨识损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能力,并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基本内容: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中国怎么办。

3.教学重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什么是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的内容。

4.教学难点:树立和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

5.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把以下内容作为重点和难点:一是如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要从理论上讲清楚,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要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必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共同目标,以共同利益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基础,以共赢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以合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方式。二是讲清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意义、目前取得的主要成就和产生的国际影响;三是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要求、意义。讲清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发点是争取和平发展,目的是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

6.课内小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第45—47学时

第十六讲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

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教学,让青年学生了解和掌握“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举措。引导学生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严格要求自己,学好知识和本领,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专题学习,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刻认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对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信心,从而增强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同感,行动上支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争做新世纪好学生、好公民!

2.教学基本内容: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为什么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这场伟大自我革命。

3.教学重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4.教学难点:怎样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5.教学建议:学习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有历史的和全面的眼光进行分析思考。要在充分了解到党在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巨大成就前提下,认识党内存在的问题,从而深刻把握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要在充分认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实践中的决定作用的高度,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从而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和长期性;要在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长期性尖锐性基础上,从而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要在充分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认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必然性,以及做到“两个维护”是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的重要性。

6.课内小结: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面向未来,我们党要承担起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永远在路上的信念和执着,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第48学时

结语:在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后继力量)

1.教学内容:(1)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有什么样的殷切期望。(2)如何认识新时代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3)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2.教学要求及目标

(1)学生应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的关注、关心、关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七个明确”、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时代新人“新”在哪里;新时代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新时代青年发展的新机遇、成长的新面貌、成才的新要求;成为新时代好青年的标准要求: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新时代新青年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2)学生应理解: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新征程上,当代大学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3)学生应了解:无论是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州、浙江、上海工作期间,还是到中央工作、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后,习近平常常走进大学校园,来到大学生身边,与大学生交往、交流、交心,对大学生始终如一地关注、关心、关爱。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到青年人的节日,无论多忙,习近平总书记总要来到青年人中间同大家亲切交流,听取青年心声,感受青春脉动。从坚定信仰到树立信心,从为人修身到求学择业,从身心健康到创新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用饱含深情的话语,对青年寄予厚望,指引青年迈好人生的每一步。

3.课堂小结: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新征程上,当代大学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五、教法说明

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是指能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方法,它重在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结合。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探讨研究,进行自我教育。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教学引向深入,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促使学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2.课堂讨论法: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对所关注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作更深层的思考,通过共同讨论,开拓思维、提高认识。课堂讨论的优点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师生之间感情交流,促进教与学双方的了解和合作。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又称情境教学法,它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围绕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该方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思考、讨论,由教师分析、解剖,最后引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观点,从而使教学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4.专题讲座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内容博大精深,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等方方面面,有限的教学时间完成繁多的教学内容,必须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必须按照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大学生实际的原则,必须遵循教材又跳出教材,为此,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生思想的疑点和困惑点,选择和提炼出若干个教学专题进行讲座。这种教学方法既能把理论讲得精辟透彻,又能促使学生把课堂听课和课外思考结合起来,从而大大增强了理论课的科学性和可信性,提升了该课程的时代性、针对性。

5.小组研讨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授课内容,从现实社会学生关注的现象中精心筛选提炼出问题,确定出学生研讨的主题。学生分成小组集体研究攻关,撰写提纲和讲稿、制作多媒体课件,推荐小组代言人参与课堂讨论发言。代表发言后,先由学生自由点评,锻炼其理论判断能力,再由教师对学生分析问题的情况进行点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系统理解。小组研讨法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6.课堂辩论法: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课上实践环节的设置,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困惑的问题,拟定可供辩论的题目,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为正方、反方,经正反两方辩论后,教师进行点评,对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暴露的思想与认识问题教师及时予以指导。

7.实践教学法: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理论的相关命题。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注意结合讲授内容,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调查、体验,让他们以所见所闻、所体所察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洞察能力。

六、教学组织

1.教学团队。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概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教师为主体,组建由思政课教师、校院两级领导、党政机关干部等组成的教学团队,具体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

2.教学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开课学院,切实承担起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及考核管理等具体工作,确保课程教学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学校教务处、宣传部、人事处、学工部、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二级学院积极配合课程建设工作,为开展课程教学工作提供必要支持。

七、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核方式由课堂检测、阶段考核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通过以考促教、以教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行、以行促情,培养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主观能动性,洞悉“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理,养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实现从知识认知到信念生成的转化,增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考核环节旨在考核中围绕教学要点,聚焦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动力,评估教学效果,最终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质量的质的提升。

1.平时检测。在总成绩中占比20%左右。学生的原著阅读情况、课堂讨论情况计人课堂成绩。检测形式为随堂进行,覆盖全员。

2.阶段考核。在总成绩中占比30%左右。可在部分专题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考核,考核形式主要为论文撰写,重点检测学生对教学要点及核心问题的掌握、运用情况。考核不少于3次。

3.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占比50%左右。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理论常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包括但不限于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期末试题由任课教师共同命题、共同评卷,确保试题与教学要求相当。考试形式为闭卷。

4.评定方式及要求:百分制。平时成绩不满60分需重修,学年末考成成绩不满60分需补考。

八、课程资源库

1. 课程教材

2022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编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课件、学习强国、求是网、新华网、人民网等刊发的关于新思想的重磅理论文章;B站、抖音、微博上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发布的关于新思想的案例、微视频。

2.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3)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2期。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5)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求是》2019年第7期。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7)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求是》2022年第14期。

(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9)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10)《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

(11)习近平.之江新语[M]. 浙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3.

(13)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4)习近平.福州市 20 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M]. 福建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1993.

(15)党的十八、十九大报告、二十大报告

(16)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17)《习近平谈“一带一路”》,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18)习近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1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20)《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

(2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24)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

3. 辅导材料

(1)艾四林等.清华慕课平台“学堂在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课程.

(2)沈震等.移动互联技术运用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银符考试题库.新乡学院,党政机构,图书馆,电子资源,教辅资源库,银符考试题库.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视频资料.

(5)学习强国相关资料.

(6)《毛泽东思想研究》《求是》《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理论探讨》《理论与改革》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相关期刊。

九、有关说明

是否双语教学:否

大纲执笔人:马保玉

大纲审核人:沈田青

大纲审定人:汪如磊

日期:2022年9月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新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河南新乡市金穗大道191号图书馆南楼6楼
电话:0373-3683011  邮编:45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