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910300403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时/学分:48/3
相关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适用专业:本科各专业
开课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在本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相关理论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阅读原著辅导、小组讨论、指导论文撰写等。其中以课堂讲授为主,并借助多媒体幻灯片等现代教育技术为辅助教学手段。
成绩考核形式:期终成绩(闭卷考试)(50%)+平时成绩(阅读原著、小论文)(5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导论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基本特征、理论品质;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科学体系和本门课程的逻辑结构。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让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难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4.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物质世界和实践概念,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3、对立统一规律;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难点 :1、哲学物质概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四、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
二、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认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决定作用,掌握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真理的客观性.辩证性以及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等原理,了解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懂得掌握这些原理对于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意义。难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
一、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二、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三、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坚持守正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掌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要学生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和评价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难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三、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四、社会进步与社会形态更迭
五、文明及其多样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三、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资本主义的形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特征,认识商品经济规律及其作用,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难点:1、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新特点。2、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论剥削的新变化。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四、深刻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价值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二、劳动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能够全面评价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要求学生认识到垄断资本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掌握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新变化及其原因实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难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特点;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曲折性。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二、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征
三、世界大变局下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它的发展和完善有一个过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经济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正确认识工人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地位。难点:1、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一、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长期性
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三、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理解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难点: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2、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一、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二、坚定理想信念,投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四、学时分配
章节 |
标题 |
学时 |
导论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2 |
第一章 |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12 |
第二章 |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
10 |
第三章 |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8 |
第四章 |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
4 |
第五章 |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
4 |
第六章 |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
4 |
第七章 |
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
4 |
五、课程资源
1. 课程教材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 北京:高教出版社,2023年.
2. 参考书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
(5)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6)习近平.摆脱贫困[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7)习近平.之江新语[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 阅读材料
网络资源:
超星学习通思政资源库示范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
超星学习通思政资源库示范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海南大学版)
中国慕课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武汉大学)
中国慕课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南京大学)
中国慕课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华中师范大学)
国内本专业顶尖级期刊:
《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复旦学报》《南开学报》《科学社会主义》《求是》
优秀专著:
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顾锦屏.马克思的伟大一生[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侯才.马克思的遗产[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郑忆石.马克思的哲学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六、有关说明
是否双语教学:否
大纲执笔人:
大纲审核人:
大纲审定人:
日期:2023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