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24日,社科部组织教师参观考察了贵州息烽集中营、遵义会议旧址。
在息烽集中营,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这个号称“大学”的集中营,是国民党军统特务系统修建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于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220 多人,其中 600 多人被杀害和折磨至死,幸存者不足百人。著名爱国将领黄显生、杨虎城一家和秘书宋绮云及夫人、幼子小萝卜头在此关押;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虽未在集中营内关过,但有充分史料证明曾在抗战期间被秘密关押在集中营附近的阳朗坎镇以便于控制;中共地下党著名领导人罗世文、车耀先、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之一许晓轩、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张露萍等,都在这里遭受残酷折磨。 集中营使人感到阴森可怕,囚室低矮, 黑暗的地牢,十多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大刑和对革命者施以酷刑的“猫洞”,使人们追忆起那曾有过的残酷岁月。参观后我们的心潮难以平静,感受到革命先烈那种对信仰的忠贞,更使人难以忘记新中国黎明前的黑暗。在历史的震撼中,老师们再次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那些无数先烈舍身捐躯为我们打造出来的,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给学生讲述这些真实生动的历史,使他们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
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老师们并不是不熟悉这座英雄古城,一直向往和盼望着能够亲眼目睹和瞻仰它的风采。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时期重要转折点的遵义会议,其会址是一个军阀(柏辉章)的住宅,就是常见的那张照片上的双层小楼。会址大门临街,高悬的巨匾是毛泽东于1964年11月题写的黑漆金匾“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金碧辉煌。
红军长征初期向湘西进军时总摆脱不掉被围追阻截的被动局面,后听从毛泽东建议改向贵州方面前进,于1935年初突破乌江两占遵义。会址为当年红军总司令部和总部一局的驻地。中共中央于1月15日至17日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了红军进军方向,纠正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并在组织上作了一些调整;随后,中央又对最高领导层进行了更换,并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组成的军事领导小组,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开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正确领导,为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奠定了基础。 会址现陈列有遵义会议会议室 、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还有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办公室兼住室,总司令朱德和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参谋长叶剑英的办公室兼住室;从外还有作战室、机要室、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住室等。
2014年是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的80周年,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党走向成年的标志,是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也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形成的起点,对于拨正革命船头冲破惊涛骇浪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事业,至今还在享用着遵义会议及这次会议延续和拓展的伟大成果。老师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这也就是遵义会议对我们今天最深刻的历史启示。
通过对遵义和息烽集中营的参观考察,老师们再次经受了一次革命传统的洗礼,内心非常激动,认识到作为一名理论课教师肩负的光荣职责和艰巨任务,决心把激动变为行动,提高自身向学生传达“正能量”的素质,使革命传统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