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这深刻阐明了学思用、知信行之间的辩证关系,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学”与“知”是基础。
我们的行动受思想指引,而我们的思想又以知识为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我们的知识来自实践,来自对实践经验的总结。由于人类生命的有限性和知识的无限性,我们不可能完全靠自己亲身实践来认识整个世界。这就要求我们不仅注重自身直接经验的积累,更注重对他人间接经验的学习,尤其是学习已经被实践反复证明正确的知识。也就是说,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主要靠学习,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来学习。我们通过“学”获得“知”,从而为我们观察世界、思考问题、发明创造提供基础和前提。
理论学习是知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理论学习。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有理想、有使命。广大党员干部应当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而更好为民执政、实现理想、完成使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其重要载体就是一系列理论著作。因此,学习理论,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广大党员干部亟须系统学习、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理论学习要取得成效,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新时代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变革,紧密结合各方面工作实际,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实效。这就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后来,他进一步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当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思”与“信”是关键。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揭示了“学”与“思”的关系,两者同样重要,需要相互结合。不学,则无知;不思,则迷茫。“学思用贯通”,“思”是桥梁。“知信行统一”,是“学思用贯通”的另一种表达。知是学的结果,因学而有知;信以思为前提,因思而增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一方面,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必须深入,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浅尝辄止。只有多思多想,才能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要义,才能悟透其精髓,才能正确运用其指导实际工作。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拥有九千多万名党员,肩负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只有思想、意志和行动相统一,才能保持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既注重理论学习,又重视深入思考,把理论学习落实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上。
因此,党内集中教育,“学”与“知”是基础,“思”与“信”是关键。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实现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有机统一。延安整风,是我们党通过党内集中教育而取得团结统一的成功范例。它通过系统学习马列著作、党的历史,特别是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和一系列讲话精神,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思想、政治和组织基础。
这次主题教育,也应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目标任务,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学习、深入思考,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党内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使全党团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下,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用”与“行”是归宿。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不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毛泽东同志一直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的学习。延安整风时期,针对党内一些同志学习马列主义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这一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毛泽东同志指出,这种态度“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这就涉及我们认识世界、创造理论的目的。人类有认识世界并把对世界的认识形成系统理论的兴趣和冲动。但是,认识世界、创造理论显然不是目的,人类的兴趣也不止于此。马克思批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类并不满足于对世界的解释,而更在乎对世界的改造,即实践。为了达到实践的既定目标,就少不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也少不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指导,少不了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革命战争年代,有的放矢是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新时代新征程,则是用党的创新理论之“矢”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的”。
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就要解决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将理论学习与部门、地方、个人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尤其是找准查实突出问题,着力寻找根本原因,推动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使主题教育真正走深走实。
“用”与“行”的目的性意义,主要体现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指导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把理论学习的经验启示落实到党的二十大确立的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上去,以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成效。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法治政党与国家治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