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单单是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它跳出物理世界传统课堂的窠臼,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开启无限的想象空间。多维感官投射带来的认知沉浸体验与基于全新信息交往方式的教育场域,会深刻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在场形式与表现样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边界拓展
基于元宇宙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不同于注重课堂教学的传统思政,也不同于注重线上空间的网络思政,是具有全域性的新型教育活动,推动了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双向互链。元宇宙的科技赋能会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渠道,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构筑线下线上全方位的育人空间。依靠媒体资源和技术开发的协同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利用以现实世界为摹本的开放式场景,积极引导学生在线参与重大政治事件,如“两会”、国庆活动等。凭借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突破传统互联网平面式的“旁观”,真正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空间。具身性的沉浸体验将突破时空限制,给予学生“身体在场”的感知体验,强烈的在场感会拉近学生与重大政治事件的距离,增强他们的情感代入感和政治参与感。2022年,江苏卫视使用数字技术让“邓丽君”现身跨年演唱会舞台,与当代歌手跨越时空同台合唱。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也能通过虚拟赋能现实,超越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时空藩篱,让历史人物走进课堂“亲身”讲述,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与思想共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元宇宙作为最新一代通信技术、沉浸技术、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的聚合形态,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虚实融合的崭新视界,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向着更高维度扩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位置变化
伴随信息传播渠道与终端的多样化发展,互联网为个体的自我表达提供了机会,网络意识形态的内容生产逐渐趋于大众化、全民化。一方面,人人发声的网络浪潮削弱了传统意识形态灌输的权威性,网民更青睐于戏谑的生活话语,而非传统的政治话语。另一方面,列宁在《怎么办》中,将人类历史的意识形态分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他指出,“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意识形态”,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加强”。在意识形态斗争的场域中,所有行动者包括境外敌对势力在内,都力图占据场域权力关系中的优势位置,以便进行价值观念的灌输。可见,有效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数字空间的引领力,已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
面对元宇宙缔造的新型场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克服旧有惯习的掣肘,积极应对场域内位置关系变化。师生关系上,基于元宇宙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颠覆了原本层级化的位置关系,教师与学生在元宇宙叙事结构中拥有着平等的表达权利,师生双方都可以凭借具象化的数字工具,完成包括价值观念的场景塑造和内容生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及时从课本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数字场景创造者和价值导向把关人,营造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场景体验与文化氛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柔性育人。师师关系方面,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位置变化的根本方法,必须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统合多元育人力量,推动建设教师、智能助教、技术开发者等全员参与新格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关系从刚性科层结构向柔性开放结构的范式转型,塑造全方位、复合式、立体化的育人网络,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新型场域中的主导位置。
三、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叙事升级
就叙事结构而言,开放式叙事将超越单线程说教的封闭路径,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基本叙事结构。通过感知沉浸、动态建模等技术聚合,元宇宙以身临其境的立体叙事打破了平面叙事的离身性壁垒,促使学习者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提升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有效引导学生沉浸于承载教育内容的场景互动与伙伴交往,以柔性的价值引导避免“强行说教”,以隐性的文化熏陶塑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使学生在开放探索中获得个性化学习体验。
就叙事空间而言,元宇宙作为媒介融合的未来形态,是多模态数字资源和融媒体在更高维度的映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造了全新的叙事空间。依托元宇宙的科技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场域能够容纳异质的协同育人共同体,形成关系汇集的社会空间;打通思政课堂、专业课堂、企业课堂、社会课堂的空间隔离,让学生走出“小教室”,走进数字社会的“大课堂”,进行链接现实场景的网络教学,塑造实践育人的资源空间;从而使思想引领始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更加鲜活生动,建立具身体验的精神空间。同时,多维空间联动将进一步扩充元宇宙的叙事空间,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实现全域覆盖。
就叙事形式而言,元宇宙通过第一人称沉浸体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具身性交互叙事。元宇宙所提供的具身性沉浸体验,将推动学习者在虚拟场所中建立起“真”信念,使“现实自我”与“虚拟自我”达成统一,为学习者提供心灵栖息之所。学习者将在“身”心与元宇宙的充分交互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在场感与临场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超越时空限制的在场体验,创设蕴含主流价值思想的教学场景。譬如,通过元宇宙真实还原蕴含红色记忆的历史事件与场景,让学生能够以第一人称视角,切身感受近代中国人民遭受过的屈辱与苦难,体会革命先烈的崇高人格和理想信念,深刻感悟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复兴之路的奋斗历程,进而以真实事件、逼真场景、真切情感唤起学生的政治认同与理论认同,激发他们担当时代重任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再如,依靠智能助教与舆情监控的资源助力,及时设置突发事件的场景议题,让学生在拟真投影中体会当事人的遭遇,确保注意力聚焦事实本身,克服“后真相时代”的情绪表达,避免自我确认性偏见驱动的“群体极化”现象,正确引导舆情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