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概况新闻动态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党建工作会员之家规章制度资料下载关于我们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部门新闻 
 通知公告 
 社科要论 
 思政前沿 
部门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部门新闻>正文
社会科学部党员到河南新县学习考察
2013-02-26 10:31   审核人:

11年5月份社科部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去传奇开国上将许世友的家乡新县。这里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蓝,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而这些将军的青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就贡献给了新县所处的全国著名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的大别山区。它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全国第二大根据地。这里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地势险要,是红军“安家”的战略要地。并且它南濒长江中下游,北傍淮河,西扼平汉铁路,东接江淮平原,大别山脉雄峙中央,武汉、信阳、安庆、合肥等重要城市均在其瞰制之下,战略位置及其重要。故鄂豫皖根据地成为当年国民党重点攻击的对象。然而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下,鄂豫皖根据地所形成的规模之大,坚持时间之长,在当时全国各根据地是少见的。在这次考察中,我们通过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政府遗址以及许世友故居等地,使我们对鄂豫皖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有了个初步的认识。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群众基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鄂豫皖边区的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统治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这里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为地主阶级所占有,封建地租极其沉重,一般占产量百分之五十左右,有的高达百分之八十。同时,广大农民还无偿负担劳役和高利贷盘剥以及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终年劳动,不得温饱。由于地主阶级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使广大劳苦农民陷入无权和贫困地位,加上北洋军阀连年混战,致使田地荒芜,饥荒濒临,疮痍满目,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然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当地的党组织很好地利用了当地这一有利形势。在建设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边区的共产党组织及领导人,始终依靠群众,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发动群众,逐步把农民运动引向深入。在第一次国内战争期间,边区的党组织领导农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农村大革命,仅在鄂东北地区,组织起来的农民达70余万,加上豫东、皖西北共达200余万,为后来创建根据地提供了有力的群众基础。中共“六大”决议传达到边区后,各级党组织及时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五抗”斗争。1928年皖西和豫东南大旱、农业歉收,广大贫苦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1929年皖西和豫东南党组织,又领导农民开展春荒斗争和“均粮”斗争,这一斗争的开展,为发动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起义准备了群众条件。

二、党的政治思想领导

毛泽东说过:“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并发展……必须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不错误。”因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建设当中,十分注意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性教育,不断纠正“左”和右的错误。在每一次的斗争中,苏区各级党组织,始终注意对广大党员和红军干部进行党性与党的理想教育。边区党组织,主要成员来自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又处在分散的游击战争环境,党内存在着浓厚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在政策上经常出现一些“左”的倾向。因此,边区各级党组织非常注意加强党性建设,不断纯洁党的组织,强化党的领导。1929年5月,在鄂东北各县联席会议上,明确提出“建设布尔什维克的党”的战略任务,并强调要用布尔什维克的理论与精神来战胜小资产阶级和农民一切不正确倾向”。在理论和实践的共同教育下,边区广大党员胸怀革命大目标,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涌现出大量具有开拓精神的优秀党员。他们大都是土生土长,熟悉当地情况,密切联系群众。党中央派来的徐向前等党员干部,也能团结广大本地干部,并肩战斗,并成为边区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战斗指挥部。因而边区的党组织,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政权建设等项斗争中,均发挥了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党组织在群众中树立了崇高的威信。

三、灵活军事战略方针

在发动群众起来自己解放自己的同时,边区党组织还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领导人民举行起义,反对阶级敌人的猖狂进攻。他们在党中央的指导下,靠自己在伟大实践中摸索,靠血的代价换来的经验教训,靠无畏的胆量和聪明才智,逐步建立一套建设人民军队的基本原则。首先、在战略指导上,机动灵活地制定攻守方略,审时度势,进退有度。古往今来,大凡著名军事家都强调先审时度势,而后制定战略战术。在鄂豫皖革命斗争实践中,徐向前等人始终依据客观形势的变化,机动灵活地制定攻防战略,攻守有据、进退有度,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创造了重要前提。其次、在战役指导上,机动灵活地运用兵力,避强击弱,以少胜多。中国革命战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战略被动的地位,如何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被动为主动,是中国革命战争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避强击弱、以少胜多”正是在战役指导上体现争取主动权的最高境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击国民党军三次“会剿”的胜利正是这一战术原则的成功实践。第三、在战斗指导上,机动灵活地运用作战形式,巧妙布署,运动歼敌。徐向前认为,驾驭运动战,中心在于一个“活”字,即高度的灵活机动性。其中包括灵活分合兵力、调动敌人、避实击虚、选择战场、制敌先机、迂回包围、速战速决、乘胜追击等一系列作战指挥艺术。第四、在战法运用上,机动灵活地创新战法,因地制宜,组建便衣队。鄂豫皖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坚持斗争,红旗不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根据地领导人能顺应时代和形势的变化,始终从实际出发,机动灵活地转换策略,创新战法。便衣队的组织形式,就是在不断遭受敌人摧残的特定历史情况下产生的,为党在恶劣环境中领导群众坚持长期斗争闯出一条新路。

通过这次专业考察,不仅让我们参观到了众多革命历史古迹以及革命先烈的遗物,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当年在鄂豫皖艰苦奋战的先烈们的光辉事迹。而且通过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设发展的思考,使我们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武装斗争对革命斗争的重要性,意识到如今的革命成果是多么来之不易!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新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河南新乡市金穗大道191号图书馆南楼6楼
电话:0373-3683011  邮编:453003